「沒有最終的答案,但永遠都會有更好的答案。」

今天到書局翻閱《商業周刊》,統一超商榮登「兩岸超強企業1000大」排行榜,並接受商周訪問,報導以他的這句話作為ending。

真的很喜歡這句話,回來後馬上寫進blog。

當記者已經一年多了,雖然不得不承認自己依舊是個「嫩咖」,但還是一直很想紀錄我最深刻的感觸。

說真的,當記者後,已不再100%相信周圍的人、事、物,特別是「文本」形式的內容;即使是你親眼目睹的,也不一定是真相。「seeing is believing」(眼見為憑)?那可不一定。

難道是變得更自以為是嗎?不,即使是自己,我也不會盡信,既然連自己所見、所聞都不見得是事實了,又怎能完全相信自己?

這麼說,並不是我已捨棄對人的信賴、對友誼的依靠(雖說經歷某些事後,心中更加肯定,人性確實不可完全相信)、對未來的希望等,我還是肯定人性的光明面、深信這個世界能夠越來越好;但我知道,自己面對這個世界時,必須保持警醒的態度,永遠都在質疑;質疑別人之際,更不能忘記質疑自己。

面對消息來源或採訪對象時,雖然要使對方卸下心防,但還是要保持足夠的警覺性,否則就會被牽著鼻子走,掉入對方的陷阱,無法有力地挑戰他(她)。

(當然,並不是每一場採訪都要「力戰」對方,把對方吃得死死的,畢竟我的火候也還不到此境地,但在我的認知內,這樣的功課是每個記者都該學習的。)

大三時方開始接觸財經、行銷類雜誌的我,當時頗著迷於它們的報導;自從當了記者後,我仍然會閱讀,只是心態完全不一樣了,之前很容易相信這些報導的邏輯和論述,現在讀著這些文本──我的「同業們」產製出來的文本──多半帶著一種「冷眼旁觀」(sorry,暫時想不到更好的形容詞)的批判眼光,仔細審視其中媒體操作的痕跡。

我無意否定其價值和用心。不過呢,以前當我還是笨笨的學生時,不知道記者寫報導「再現」(representation)的技巧,或是玩數字遊戲的本領,現在我知道媒體人是怎麼玩這一套了,有時真的覺得,沒有什麼媒體報導內容是值得盡信的。

必須強調一下,我的意思絕對不是說,所有記者都在寫假報導。舉例來說,至少與我最親近的財經組同事,每個人寫專題時,都是極用心蒐集資料、有價值的數據(包括我自己,我可以發誓,這一點我自認為對得起良心);再說處理財經界的daily news時,幾乎篇篇脫離不了數字,總不能昧著良心造假數據吧?!

(難道股市成交量、新台幣兌美元的行情能瞎掰?這些投資人天天在關注的訊息,若是稍有謬誤,貽笑大方罷了。)

只是,每個報導、每則數據背後的意義,不見得就是所謂的「真相」,篇幅如此有限,記者當然只能挑選某些特定的角度,突顯該報導的「新聞點」。

隨便舉個例子(雖然有點鳥,但暫時想不到更好的.....將就一下),「六成新鮮人找不到工作」與「四成新鮮人已找到工作」看似同一項事實吧,但我相信,給讀者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。

(對了,我要澄清一項事實,標題主要是「編輯」下的;當然,有時編輯也得順應著「更高層的長官」之意,所以將來看到奇怪的標題與新聞內容不符時,請不要再責怪記者了!)

再舉個例,外資或法人常常發佈什麼選股建議、個股評等、基金評等的報告,記者也常常引用,但我真的要很誠懇地呼籲大家:法人(含外資)的報告,「參考」就好,真的。以股票的相關報告為例,他們為了逢高賣出或逢低承接,哄抬自己想賣出的股票、將欲買進的股票評得很差,早就不是秘密了───這種情形並非"always"啦,但也算是"usually"......

記得有一次,我引用一篇法人(應該是摩x史x利)的報告寫新聞,該報告調降台積電等權值股的股價;第二天見報了,眼尖的網友公佈該法人的動作,其實正在大量買進這些「價格被調降」的股票──既然自己拚命買,為何要撰寫報告貶低其股價?如此「用心良苦」地「建議」投資大眾,真是司馬昭之心啊。當時還蠻後悔的,只能祈禱不要有太多散戶看到這篇報導了XD

至於為什麼seeing is not believing,也不難解釋。每一場記者會,都是一場別出心裁的show;每一場標榜「捍衛人民利益」的公聽會、委員會,又何嘗不是個秀場?各方人馬在媒體有限的篇幅、時段中競逐與角力,所以立法院的袞袞諸公們會為了上鏡頭而大打出手,顧不得國民公僕的形象,但他們是發自內心地憤怒嗎?還是作秀成分大於一切?會不會打完架後互相撥電話給對方「剛剛謝謝你的配合唷,我們演了一齣好戲」?答案應該只有他們自己曉得了。

所以,我也只能說,我們所看到的,不一定代表真相了。

甚至,每場記者會後,多半受訪者會率先接受電子媒體專訪,當然,電媒記者只會問些膚淺、流於表面的問題,識相的受訪者懂得配合其生態,蜻蜓點水般地答覆就可以了,反正他們沒耐心聽你分析得太深入(老實說,我實在不覺得電視媒體這樣的報導有足夠的價值,不僅無法和對方建立深厚的關係,記者本身也無法充分地吸收新知和重要資訊,有礙於專業知識的培養);陪電子媒體記者「演完第一場」後,接下來才是平面媒體的「壓軸」,所有記者們圍著受訪者「拷打」,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拋出來,務求深、廣度兼具。

不得不承認,平面媒體的「收穫」已經比電子媒體記者豐盈許多,這也是平面報導的價值所在;但是,誰能確保消息來源的分析一定是對的?誰能正確無誤地判斷,對方不是蓄意騙你或利用你,而是一五一十地吐實了?功力足夠或消息來源更多元的記者或許可以,但又有誰可以保證,另一個消息來源就是對的?抑或是兩邊都錯了,或是各自有所坦承,卻也有所隱瞞(為了達到某些目的)?

正因為你親自所見、所聞也未必是真的,「查證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(不過電子媒體為了求「快」,多半不吃「查證」這一套的,特別是電視台記者,每回看他們為了追逐某些沒營養的畫面,拼得你死我活,總是很慶幸我是平面的記者。)

對了,你又要怎麼確保,你查證的結果是對的?端賴你抽絲剝繭的功力了。

那為什麼連自己都不相信呢?記者也是凡人,也是血肉之軀,也有主觀意識,當然也可能被騙、被利用,媒體固然是重要的媒介,但不保證100%正確無誤,我不也引用過欺騙投資人的外資報告嗎?

再者,另一個層面的問題是,究竟何謂「正確答案」?「六成新鮮人找不到工作」與「四成新鮮人已找到工作」,哪個才是就業市場的真實狀況?A立委賞了B立委一巴掌,A說是B先挑釁的,B說A是自己沒來由就動手的,哪個是真的?哪個是假的?也許兩個說的都是事實?也許都不是,誰知道是不是兩個人「排演」好的?

真真假假,假假真真,說穿了,不過如此啊。

真的很希望,廣大的閱聽人們,能學會判斷、挑選有用的資訊。

即使已寫了一堆,仍然很難仔細地闡述我的感受和心得,再者我承認,自己畢竟仍無法完全不偏執、沒有誤解,只能要求儘量把這種情況減至最少,但今天看了商周後,我知道如何形容這一路走來的心情了:

「沒有最終的答案,但永遠都會有更好的答案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nderw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