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科,真想看看麥肯讀到這篇文字時的表情啊(當然,前提是有人翻譯成英文)
卻仍質疑美國媒體是否沉浸在「造神運動」中?對歐巴馬沒有特別的感覺,卻覺得歐巴馬的特殊背景與經歷使他受到「膜拜」、「神格化」的條件似乎還高過小馬哥?
總之,拭目以待吧!
與其怪媒體 不如怪自己 2008/07/30
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肯最近心情很低落。他的競選活動缺乏動力,不具創意,吸引不了選民注意。他的政見太過僵化,讓媒體興趣缺缺。團隊精心製作的廣告又碰上颶風,難見效果。最令麥肯氣餒的是,對手奧巴馬月中的中東和歐洲之旅贏得全球關注,因此聲勢大振,而麥肯搶不到報紙版面和電視的聚光燈,在競選中被嚴重邊緣化。
美歐關係處於分水嶺
外交和國安一向是麥肯受到公認的強項。在麥肯看來,奧巴馬出訪應該是個生手的學習之旅,補課意味遠超過造勢。但是美國和歐洲的媒體卻不做如是觀。美國媒體出動了數百名記者隨行,陣仗不下於總統出訪。奧巴馬無論人在中東或歐洲,美國電視台都以感性的口氣給予長篇報導,報紙也把奧巴馬出訪當成頭等大事。麥肯原先對自己的政策信心滿滿,但是媒體的興趣不在政策,反而聚焦奧巴馬訪問活動的細節,無論照片或畫面都異常的感性。
歐洲的媒體對奧巴馬更為好奇。對於歐洲人來說,麥肯是個老面孔,而且他的政見與布希相去不遠。但是新人奧巴馬的背景,迥異於過去美國的總統候選人。8年來歐洲已經厭煩了布希的軍事冒險主義,更難消受他的單邊主義。蘇聯解體,讓美國和歐洲缺少讓彼此覺得生死與共的敵人。美國全球反恐戰爭的敵人潛藏在海外,但是歐洲的恐怖份子就在歐洲內部,彼此概念相去甚遠,對策自然有別。
歐洲知道美歐關係正處於分水嶺,而奧巴馬代表了開啟新雙邊關係的契機。奧巴馬訪歐處處受到歡迎,尤其在柏林,他的演講吸引了20萬民眾。這些觀眾個個手持美國國旗,形成一大片旗海,堪稱奇景。尤其對美國人來說,過去美國國旗在海外不是在反美抗爭中被撕毀,就是遭到焚燒,柏林出現的旗海讓他們驚異感動。德國媒體稱奧巴馬為「黑色的甘迺迪」,讚譽之情溢於言表。如果奧巴馬是在德國或歐洲競選總統,他幾乎篤定勝出。不過他畢竟是在選美國總統,他在中東及歐洲的一言一行,無不對準美國的選民。在歐洲受到盛情相待,自然會讓他在美國國內的選情加分。再加上美國媒體的熱情加持,奧巴馬的聲勢很快就遠遠凌駕麥肯之上。
麥肯的幕僚長期抱怨媒體對待麥肯不公:奧巴馬的版面永遠比麥肯的大,位置也格外顯著;電視總是追逐著奧巴馬要做專訪,而麥肯卻辛苦的追逐媒體請求安排專訪;平面及電子媒體報導奧巴馬新聞的量遠超過麥肯。而媒體的不公莫過於《紐約時報》拒絕刊登麥肯的投書。
奧巴馬在出訪之前投書《紐約時報》,闡述他對伊拉克問題的看法,受到注目。麥肯也寫了一篇類似於回應的文稿寄給《紐時》,但卻遭退稿。此事引起保守派的強烈不滿,認為《紐時》明顯偏袒奧巴馬,歧視麥肯。但是《紐時》卻以有權要求作者修改等等理由,替自己辯駁。但如果細讀麥肯的原稿,其實文章並無不妥,《紐時》拒絕刊登麥肯的回應確失公允。
麥肯未掌握時代脈動
不過麥肯選情落後不能全怪媒體。整個7月份的世局變化可能才是麥肯地位下滑的主因。首先是伊拉克總理要求美軍在16個月內撤出伊拉克,明顯替奧巴馬政見背書。接著一向頑抗撤軍的布希也暗示了美軍可能在未來撤出伊拉克。其次,美政府改變立場,開始與伊朗談判。
這一切都是始終對兩伊主張強硬的麥肯始料所未及。麥肯的政見有許多可取之處,但是他畢竟老了,選舉與局勢的互動千變萬化,他和他的團隊往往都不能掌握機先,結果落得拚命追趕,辛苦異常。麥肯與其怪罪媒體,不如反躬自問:他是不是真正抓住了時代的脈動,深悟了選舉的精髓。
杜念中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