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2010-05-06
- 中國時報
- 【郝譽翔】
一年悠悠地過去了。
從開始埋頭在一大絡報紙末端的小長方塊裡,緩慢地,每星期固定用文字堆砌起一道通往未知的台階,直到如今,居然也快要來到了終點。就好像 跑一趟前所未有的漫長的馬拉松,曾經幾度我以為自己恐怕無法再繼續了,雙腳踏入泥沼一般,沉重到幾乎快要滅頂,然而卻又在最後的一刻抽身拔起,又往前面艱 難地、吃力地踏出了一個腳印,一直走到了這裡。
坦白說,一剛開始我也不知道該寫什麼才好。我不想評論時事,即使那最容易引起迴響;也不想寫些關於人生之中微不足道的、但卻又能喚起纖細 美感與想像的瞬間,即使我知道如此風格的抒情美文,才是散文真正膾炙人口的正宗,然而向來更偏愛小說的我,感興趣的卻是潛伏在日常生活表象之下的故事,以 及人置身於冥冥之中命運的偶合。他們在地面上相互交錯,織成一座巨大而神秘的棋盤網絡,彷彿要與高遠夜空之中迷離閃爍的星子,相互輝映著,振動交響著,發 出一波波人耳所不能聽見的共鳴,但我卻一心嚮往之,追逐之。
於是我先從這幾年我所關注的主題:二、三○年代的中國現代文人如魯迅、沈從文、丁玲等開始,他們傳奇的生命之旅不知為何,總是特別吸引 我,而我想要找到解答。我曾經花費很多時間為他們製作生平年表:是在哪一年出生?家中排行老幾?出生地為何?父母是誰?幾歲離家?去哪裡求學?工作?又為 何一再地離開,東奔西走惶惶不知所以?這不安的靈魂究竟是為何而來?又因何而去?我跟隨著他們的腳步,在一張偌大的時空地圖上旅行,標誌他們落腳的城市, 想像他們走過的街道、居住的空間,然後相互推敲其中的關係,就像手中同時拿著好幾張不同人的命盤,不斷對照解讀,竟發現他們之間宛如彈珠似地偶爾在某一點 發生了巧妙的碰撞,卻又瞬間彈跳開來,但從來不曾真正地彼此分手遠離。他們總是被一股看不見的、亦無從抗拒的命運萬有引力所牽引。
那引力如同漣漪一般越擴越大,越擴越大,將許多原先不相干的人、事、物,都漸漸地漩入了它的黑洞裡。那是在我腦海中運行的小宇宙。
就當埋首於在這件看似枯燥乏味、但我卻做得興致昂然的工作時,有一天,我忽然想到了自己,還有我的父母甚至祖父母們。我從來沒有為他們作 過任何年表,也從未追蹤過他們在地圖上移動的腳印,更不要說去圖書館查資料,檢索他們所留下的任何一點蛛絲馬跡。我只依稀憑著不可靠的記憶和家人的無意閒聊,聽說大概的輪廓,然後一任自己和身邊的親人陷落在時間隧道的另一端,那過往的黯淡混沌裡。說來荒謬,我對沈從文的認識竟然要遠遠超過自己的祖父,而他們卻是同一年出生的人,但我家族的逝水年華早已不可再追憶。
其實我也明白,自己未免不是在有意無意之間,便放手讓它隨水流去,微微一哂帶過了,彷彿那些往事都不堪再提。斑駁的暗影有如黴般滋生蔓衍長大,爬上了我家族照片中兀自怵立如木偶般的人的臉孔,形成了片片陰翳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