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察站/政府一鬧窮 就剝股票族?
2012.10.01 02:59 pm
|
4月推出的復徵證所稅及甫拍板定案的二代健保費補充保費等政策,股票族全都是政府納為「增稅」的主要對象。而證所稅政策鼓勵投資人「長期持有」,但二代健保費補充保費卻拿長期投資人開刀,政策不一致,投資人無所適從。
由現實面看,二代健保補充保費,從定存、股利股息、獎金、稿費、名嘴通告費的「所得」,可以全部放到口袋裡,財富也的確因此有所增加。但是,股票族的配股、配息「所得」,卻並非如此,他的「所得」 並非一定是所得,除非其手上的股票股價能漲上來,完成填息、填權,否則,股價跌下來,即便早已領得的股息收入,會因股價呈現貼權或貼息,其股息「所得」根 本無法彌補股價下跌造成的損失,而投資人在賠錢的困境中,還要遭到政府從股利中增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。
再從股票面額課稅為例,目前上市公司股價淪為10元以下的雞蛋水餃股,這些公司配發出去的股票股利,政府卻全都以票面10元去作為計價參考,與股價在2、3百元的公司一樣,讓握有低價參與配股的投資人,在繳加二代健保費時遭受極度不公平的待遇。
二代健保費定案,股票族每年參與上市櫃公司的配股、配息,凡每家公司超過5000元的股息所得者,就得增扣100元的二代健保費,但是單一個人的股利二代健保費最多不得超過20萬元。也就是大股東、大戶每年股息所得即使超過數億元,但至多只繳20萬元補充保費,過了20萬元就不必再向上增繳了,回過頭來看 散戶族,卻是得依5000元股息就扣100元比例來繳交。
二代健保費衍生的嚴重赤字,恐拖累後代子孫一出生就得背負國家的財政債款,但是國家稅源規畫不嚴謹,常常是挖東牆補西牆,今年來馬政府諸多「加稅」政策, 直朝資本市場的股票族而來,而股票的衍生性金融商品-期貨、權證、黃金、基金、債券、高價收藏品 、彩券、統一發票等所得通通不必課補充保費,讓股票族一條牛要被剝好幾層皮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