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東陽/外稿 2007/07/31
 
如果我們稍為整理一下近年來接受媒體給我們灌輸的資訊,大致可以發現,一方面商賈巨富、名模、明星等消息不斷,配合演出的則是豪宅價格不斷上漲的訊息,讓人以為現時的景氣狀況不錯。同時間,我們亦不曾一日沒有因財務狀況欠佳,自殺或因錢財殺人的灰色報導,又讓人感到景氣狀況的確不好。

在兩種極端的報導交織的生活中,究竟何者才是真實,何者祗是個案?或者媒體的閱聽者的我們,已經習慣,變得麻木?如果說,這是兩極化社會,或許太過尖銳,畢竟更廣大的受薪階級,或因太過普通,沒有報導價值,所以很少看到相關的報導。即使如此,社會中很多事並不一定是突然發生,而是默默在轉型、轉變之中,有時要花上數10年,事情才會很透明。

大前研一用M型社會來形容世界各國在全球化浪潮下,極可能走上政治,尤其是消費形態,與民眾收入兩極化的社會結構。他沒有用一個世紀前社會主義倡導者所用的挑撥性言辭,如階級鬥爭,而改用英文字頭,不僅讓世人比較容易接受,自己也不致引來政治上不必要的批評口水。

購買力下降的現實

他的論點對還是不對?要看接受者與不接受者對近來經濟與社會狀況的感受。鑑於最近愈來愈多的商品與消費性事務價格都在上漲,台灣的受薪階級感受最深,因為薪水真的好多年沒有提高。對於4年級的筆者來說,當年成長過程中曾經面對過兩次石油危機,及後續台灣經濟高速成長年代,薪資從70年代1個月幾百到幾千元,約莫10多年,到90年代中期,就漲到好幾萬元,相對近年來的薪資幾近凍結經驗,時間之長,可說前所未見。

全球化對受薪階級的影響已經很明顯:如果工作不是很特別,或者無特殊才能,受薪階級通常有2個簡單的選擇,接受不加薪(或加薪幅度有限)的工作,不然就外派到大陸或其他國家(其他選擇不是沒有,如自行創業或主被動地失業,暫不討論)。也就是說,原本屬於中產的受薪階級,現在工作穩定度與工作地點的選擇,很容易就受到大環境改變,遭到挑戰。

當薪資漲幅有限或根本就不漲,工作地點流動性大,租屋費用(特別是台北等大都會區)愈來愈高,同時物價也不斷上升(包括健保費),經濟學上說,這是購買力下降;一般來說,便是生活品質與物質消費能力下降。在此同時,股價與房價不斷升高,也就是資產價格上升,有資產的人,身價自然水漲船高,以台北市為例,X年前35坪的房子每坪30萬元,如今一坪漲到50萬,甚至60萬,資產就從1,000萬,上升到將近2,000萬。若干上市櫃企業的股票也一樣,漲的幅度更快、更大,持有這些股票者,更是身價看漲。儘管物價上漲,但因持有的資產漲幅更大,實際上保有的購買力,仍增不跌。


未來物價仍可能持續上漲

這兩種情形,會讓有能力、善於理財的中產階級,可以逐步向上提升身價與保有一定的消費能力;對沒有能力或不善理財的中產階級,或者本來就沒有財可理的民眾來說,物價漲愈兇,資產漲愈兇,情況就愈不樂觀。這就是M型社會出現的原因:富者愈富,窮者愈窮,中間靠兩邊。若是不明究裡,不重視循環利率的殺傷力,淪為卡奴者,更是自掘墳墓。

未來的經濟會好轉嗎?未來的通膨能得到控制嗎?未來的薪資有機會上漲嗎?或工作機會能保住嗎?這些問題都不容易回答。一方面,全球的變化,產業的變化等經濟層面事務,不容易預測;一方面,個人的狀況如從事的行業,學歷,IQ,EQ,及理財,家庭和健康管理等,都有密切關係。

粗淺的說,短期內物價不太可能下降;中長期來看,很可能物價也不會降太多。比較可能的情況是,今後這幾年,物價上升的壓力還會持續。為什麼呢?全球齊步走上供需決定的經濟體系。


所得提升勢將改變供需關係

冷戰結束前,全球有一半人口屬供需決定價格的體系,另一半是由政府控管制的計畫經濟體制。柏林圍牆拆除,鄧小平南巡廣東後,全球齊步走向市場供需經濟。近十多年來,中國改革開放不僅吸納全球眾多的資金,其中有些資金投入大陸的公共建設與民間消費,使得13億人口的龐大影響力開始從相關的供需關係裡,逐步發酵。

過去這些年來,全球物價可以保持平穩,一方面拜科技進步,提升生產效率促使成本不斷下降;一方面,大陸龐大、低廉的成本,降低了像鞋類、塑化、玩具等產品的終端價格,也提供了強大的凍結物價能力,並將敢於採購大陸產品的沃爾瑪推上了全球營業額最大的龍頭位置。換言之,過去這麼多年全球能保持低通膨,實在是大陸等工資過低國家與大家都去這些國家設廠有關。

以上是供給面有利之處,但是接下來可能就是需求面的因素,對全球很多已習慣多年的低通膨消費者來說,很可能相當不利。原因不難理解:當一國的國民所得提高,消費能力也會同時提升,大陸每年持續10%~11%的經濟成長超過10年,全球都在看它能維持多久。

據已公布的資料,2005年大陸個人平均所得為1,740美元,深圳已達12,134美元,北京8,000美元,上海約10,000美元。如果用80/20法則推估,大陸當年約有2.6億人口(比美國略多)平均所得為8,000美元。若未來依舊以每年10%的成長率推算,到2012年,這2.6億人口的平均所得就會達到15,590美元,約與今天的台灣相當。

當這2.6億人口變到達這個我們熟悉的水準後,想想看他們對物質的需求有多少?汽車,樓房,交通工具,出國旅遊,電器用品,大家可以想像,今天我們有多少需求,那麼屆時這些大陸新富者,對物質的需求,難道不會帶動全球相關原物料價格的上漲?答案不言可諭。何況,全球不光祗有大陸,印度,俄羅斯,巴西及墨西哥等,全球祗要有一定的消費能力時,需求亦不遑多讓。


成本推動的通膨壓力

需求之外,大陸製造的物品價格,亦將產生成本推動的通膨。除了當地消費需求增加,工資的提高亦再所難免。台商最清楚過去這些年來,大陸的工資(何況還有更多莫名奇妙的稅或費用)上漲多少,隨著所得提高,工資能不漲嗎?產品能不反映成本嗎?或者,其他地區或國家如越南、印度可以替代大陸,但要移轉除了需要時間,還要看當地其他狀況。


或許,新的科技如油電車,如太陽能,或核電廠,生質汽油等,可以抑制某些原物料上的上漲,但總體來說,物價真的有相當大的潛在上升壓力。舉例來說,2、3年前便有專家預測油價會到每桶100美元,如今雖未到來,也非遙不可及。

再說,就算這樣推論可能有點太過悲觀,不過,能做好準備總是比較容易讓自己在未來的日子過的好一些。如果你不想未來被迫要到大陸、印度、俄羅斯或越南等地工作才有薪水可領的話,或到時淪落到M右邊的那一群的話,最好現在就認真思考,面對工作,收入/支出,理財/借貸,兒女教育,親朋往來,感情,醫療健保,消費策略等,要如何進行自我的宏觀調控,畢竟,要過的好,還不一定有錢就靠得住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nderw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